中山大学心理团队前往高州、连州开展青少年心理健康促进服务
为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持续推进作风建设常态化长效化,中山大学心理学系党委深化“党建统领、专业融入、协同育人”工作格局,创新构建“1+2+N”师生结对模式,由1名专业教师与2名心理健康教育咨询中心专职咨询师联同学生队伍,在思想引领、学业发展、身心关怀等多个维度精准支持学生成长。2025年7月,中山大学心理学系、心理健康教育咨询中心及“蓝信封”项目组成员组建了两支社会服务团队:
高州服务团队
由心理学系林盈副教授带队,中心教师陈琦、陈史铃与8名学生组成11人队伍,前往广东省高州市开展为期三天的心理健康服务工作。
连州服务团队
由心理学系李桦书记、刘璐教授带队,中心教师冯聪、李士成与8名学生组成12人队伍,前往广东省连州市开展为期四天的心理健康服务工作
入户调研,贴近学生真实发展需要
7月6日,高州团队完成大坡中学、马贵中学共15户学生家庭的入户调研;7月10日至11日上午,连州团队在西岸中心学校、北山中学完成13户学生家庭的入户调研。此次入户调研主要面向参与“蓝信封”项目的学生,该项目通过高校学生与中学学生之间的书信往来,建立起跨校际的心理支持网络。团队通过入户访谈深入了解学生的成长环境、心理状态及家庭支持系统,为后续的心理服务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心理活动现场,提升学生参与度与认知
在调研之外,服务团队开展富有体验感和互动性的心理健康活动。10日下午,连州团队在西岸中心学校开展了以“韧性与成长”为核心主题的心理健康现场活动。学生们在轻松开放的氛围中,参与情绪识别、心理减压、自我支持资源探索等多个互动环节,提升对心理健康的认知与兴趣。
成长型思维训练,助力学生心理素养提升
为了进一步推动学生积极心理品质的发展,高州、连州团队分别在当地开展以“自有清流向前生”为主题的成长型思维训练团体辅导。该团体辅导围绕“成长型思维”理念设计,通过小组互动、情境演练、自我觉知等环节,引导学生认识到努力与成长之间的关系,鼓励其面对挑战时保持积极的态度,逐步建立自我效能感和心理韧性。
社工案例讨论,支持当地社会服务工作
此次社会服务不仅深化了中大师生与高州、连州学生之间的情感联结,也通过实地调研、团体辅导和案例讨论推动了当地学生心理健康素养的提升,助力社会心理服务工作的开展。
-中山大学心理健康教育咨询中心-
撰文:李士成 陈史铃 冯聪
排版:钱敦云
初审:李淑怡 王书素
审核:黄成 李宝山
审核发布:张广东 李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