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建统领协同育人 作风引领实践成长|心理学系党委落实八项规定精神推进育人工作


为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持续推进作风建设常态化长效化,中山大学心理学系党委坚持党建引领、作风先行,聚焦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依托学科专业与心理健康服务双重优势,整合校内外育人资源,鼓励师生积极参与社会服务,促进教师发展与学生成长同向发力,实现校地“双向奔赴”。

图片

党建统领:健全协同育人机制

心理学系党委深化“党建统领、专业融入、协同育人”工作格局,创新构建“1+2+N”师生结对模式,由1名专业教师与2名心理健康教育咨询中心咨询师共同对接N名学生,在思想引领、学业发展、身心关怀等多个维度精准支持学生成长。中心教师在社会心理服务、培训督导等实践任务中发挥骨干作用,为党建引领下的“协同育人”体系注入专业力量。在乡村学校、基层社区等实践中,教师不断锤炼育人本领,学子持续培养奉献精神。

图片

专业赋能:助力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

自3月学习教育活动启动以来,在心理学系党委的指导下,心理健康教育咨询中心党支部联合心理学系教工党支部,组织师生五批次奔赴广东连州、高州及云南凤庆等帮扶地区,开展心理健康教育讲座、教师培训、学生团体辅导与基层调研。

4月17日,林盈副教授带队赴连州走访多所学校,开展全方位的实地调研与专业培训,围绕种子教师培养、课程开发、社会情感能力建设等方面,系统提升基层心理健康教育水平。5月10日,丁如一副教授为高州市700余名中小学教师开展《理解情绪,提升沟通力》专题讲座,线上直播观众超5000人次,助力一线教师提升情绪智慧与沟通能力。在云南凤庆,李士成老师与班主任群体开展心育赋能教师座谈会,通过案例分享与团体辅导,增强教师对学生心理问题的识别与干预能力。

图片

图片

青春接力:在乡村振兴中淬炼青年担当

通过“1+2+N”机制与多层次社会实践平台,心理学系学生主动投身社会实践,在服务社会中深化专业认同与社会责任感。

在连州,33名志愿者积极参与“心启航”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开展心理知识问答、主题班会、团体辅导等多样化项目。在高州,心理学系“心灵守望者”志愿服务队深入古丁镇学校与社区,开展心理调研、问卷访谈、现场访谈等任务,了解当地心理健康需求,提升对当地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的回应能力。在我校研究生支教团所在的凤庆县第一中学与鲁史中学,“心灵守望者”开展情绪管理、人生规划、朋辈互助培训等系列活动,为超2000名师生带来专业且有趣的心理成长之旅。

图片

未来,心理学系党委将持续深化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把作风建设融入日常,将进一步拓展乡村振兴、“百千万工程”等育人实践平台,充分发挥中心党支部与系教师党支部协同优势,积极探索心理健康教育大中小一体化建设、促进家校社医联动,努力培养具有扎实专业基础与家国情怀的新时代心理学人才。




- 中山大学心理健康教育咨询中心 -

文版|李淑怡

初审|王书素 李淑怡

审核|李宝山 黄成

审核发布|张广东 李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