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大学发布“逸心”心理健康教育大模型
2025年9月7日,在中山大学庆祝第41个教师节表彰大会上,中山大学心理健康教育咨询中心与中山大学国家超级计算广州中心、中山大学网络与信息中心(信息化办公室)、中山大学教务部、中山大学心理学系、中山大学中国文化与心理研究中心、学堂在线、广东人和智智能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广州正心心理咨询有限公司携手合作的“逸心”心理健康教育大模型正式推出。该模型基于人工智能技术研究构建,为守护中山大学师生心理健康开辟了智慧化新路径。
在“AI赋能心理健康教育”环节,中山大学心理健康教育咨询中心主任李桦教授具体呈现了“逸心”心理健康教育大模型的应用场景。“课程教学专业模型”和“咨询辅导专业模型”共同组成“逸心”心理健康教育大模型基座,教师的生命智慧与AI赋能相得益彰。机器提供支持,教师传递温度,以学生成长为中心,“师—生—机”三方协同,共同构建了一个全方位、全时段、全流程的心理健康教育新范式。
近年来,党和国家高度关心和重视学生身心健康,强调要树立健康第一的教育理念。学生心理健康已成为中央关心、社会关注、人民关切的问题。教育部聚焦学生身心健康,先后出台文件。2023年,教育部等十七部门联合印发《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生心理健康工作专项行动计划(2023—2025年)》,标志着加强学生心理健康工作提升至国家战略高度。2025年4月,教育部等九部门联合印发《关于加快推进教育数字化的意见》。该意见明确要加强人工智能等前瞻布局,探索推动思政、科学教育、美育、心理健康等领域专题大模型的垂直应用。
2023年以来,人工智能大模型在数据、算法和算力等关键要素的共同推动下,促成了AI模型的生成与进化。但在AI心理健康领域面临高质量语料稀缺、伦理风险复杂等挑战。为扎实推动心理健康教育事业高质量发展,以科技创新发展新质生产力,中山大学心理健康教育咨询中心积极践行社会责任,以“课程教学+咨询辅导”为核心功能,深度融合人工智能技术与心理学专业知识,于2024年12月发起“逸心”心理健康教育大模型研发。并于2025年2月,与广东人和智智能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启动联合研发,合作攻关破解技术难题。2025年3月,“逸心”心理健康教育大模型在中山大学国家超级计算广州中心的支持下完成本地化部署,进入实践落地新篇章,全流程、全方位赋能心理健康教育。在课堂,教师、学生通过课程教学专业模型,24小时学伴、智能教伴全面模拟师生问答,实现师、生、机三方交互学习。在课外,通过咨询辅导专业模型,智能测评、AI智能聊遇、AI访谈评估、4P危机评估为学生提供精准、个性、多元的心理支持,实现 7×24 小时数智服务。
时值白露。“露从今夜白”,未来,为提升“逸心”心理健康教育大模型的科学性、实用性与指导性,中山大学心理健康健康咨询中心拟与高校、科研机构、医疗机构、科技企业及社会公益组织持续开展心理语料数据合作,依托广东省青少年心理健康与心态发展实验室共建安全、可靠、多元的心理健康AI生态,为心理健康教育注入科技温度。
- 中山大学心理健康教育咨询中心 -
撰文|张广东
排版|李淑怡
初审|王书素 李淑怡
审核|李宝山 黄成
审核发布|张广东 李桦